第一百三十四章 感谢时代(结束了)-《我没想当影帝》


    第(2/3)页

    专访的地点就在沈明家里。

    书房,沈明坐在椅子上,面色沉稳。

    “《火星救援》票房这么高,你们之前有想过吗?”

    “这个确实想过,基于《流浪地球》的高票房,我们觉得这个项目只要做出来,票房就不会太低,而且有文化部的支持,但是说实在的,没想到会这么离谱,居然登顶影史第一了!”

    “听说你们要展开了很长时间的调研?针对哪些方面?”

    “这个要等到下映后才开始调研,等到热潮褪去,因为那个时候,观众反馈的意见比较客观!”

    “比如剧情上的问题,人物好与不好,哪些地方没有交代清楚,场景美学是不是有违和感,角色穿的那身衣服好不好看,有那些地方让大家觉得不舒服,以及对影片本身的预期有没有达到?没有达到的我们就得在后续的作品中想办法满足观众的预期。

    “还有更细分的,包括年龄层、性别、需求,以及数据上的调研。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访谈形式,以及在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分别再一次放片之后,再做一个问卷让大家讨论帮我们划重点,最后确定哪些是要调整的核心。”

    “所以,会有下一部?”

    “下一部可能不是《火星营救》,但是类型相似。”

    “你个人对电影的总结,以及预期是满意的吗?”

    “这个要分两个层面来讲。第一个是理想中的状态,其实好多地方都没有达到预期,不管是制作层面,还是人物上面,以及拍摄和特效,始终有很多地方差很多;第二是客观状态,这部电影我们从立项到上映只花了26个月,已经比《流浪地球》的周期缩短了百分之四十!”

    “技术上有什么困扰?”

    “其实,《火星救援》的特效放在国际上也算高层次的,偏写实的特效,这个真要感谢《流浪地球》锻炼了队伍,我们做《流浪地球》的时候,也想偏写实的,但是,经验不够,只能各种用cg技术替代场景渲染,为什么要用加风雪吗?这都是讨巧,就像当年《侏罗纪公园》一样,为什么要下大雨,遮蔽细节的不足呀!”

    “最顶级的特效,像《猩球崛起》就很写实,我们的下一部《流浪地球2》就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那你觉得相比较《流浪地球》,《火星救援》的优势是什么?”

    “还是电影质感吧,《流浪地球》有相当硬核的概念设计和科幻属性,被电影里某一部分家庭情感、个人情感给消解掉了,甚至有很多前期概念设计最终在电影并没有得到呈现。其实大家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受到这是一个硬科幻,更像是灾难片。到了《火星救援》,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科幻感,本来想给我设置一条家庭线的,直接被拒绝了…没有必要!”

    “你觉得科幻电影到了最好的时代?”

    “也不是,其实科幻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舶来品,我们不管是美学系统还是文化系统,这部分我们是缺失的。那时候恰好是工业革命时期,我们本身对科技、对机械、对结构这些东西是陌生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科幻片有一个很重要的属性,它需要以国家作为背书。国家要强大,观众在影片中看到科幻或者科技元素时候,才会有信心去相信。”

    “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今天看到《流浪地球》、《火星救援》中有航天员、航天器的时候,我们已经觉得ok了,是因为现实生活里,中国的航天技术与科技真的很厉害,我们的航天器到了月球拍了照片回来,航天员也出了舱。”

    “时间倒退十年或者五年,观众就不会这么相信,因为科幻也需要和现实有对应。”

    聊完《火星救援》,记者继续采访了其他一些事情,比方说沈明的个人习惯:

    “你好像很少公开演讲?”

    “我觉得我还没到那种程度吧,有多大的本事,做多大的事。干了多少活儿,拿多少钱。不然就是不公平的。当演员,最重要的还是做人。”

    “电影可以解释成一门生意,但它绝对不是一门赚钱的好手段?你赞成这种观点吗?”

    “对,如果把电影当成一个赚钱手段,那我们还不如去开个饭店。电影的风险极高,高得有点像老虎机了。”

    “可是你每一部电影都能成功?”

    “我一般看剧本,会从逻辑方面分析,比方说人物动机,人物之间的关联,你不可能凭空塑造一个人物或者故事,只要能找到人物共情的点,这个电影十有八九会成功!”

    “如果现在一个新导演想要拍科幻,你会给他提什么样的建议?”

    “别贪心,千万不要涉及太多东西,尤其是你不了解的东西!抓到一个点使劲打,打穿一个点足够,其他不要贪多,你给得越多,看到的越少。因为观众是有脑补空间的,就像我们画国画一样,国画永远是有留白的。人的大脑每分钟能够接受的信息是有限的,太多的话脑子也会死机。所以我们一定要留够这个空间,我们要知道取舍。”

    “你接下来还会做科幻电影吗?”

    “当然,老郭的《流浪地球》还有两部,我自己也想拍几部试试。”

    “最后,说一句话吧!”

    “…好,我觉得所有的文艺创作都离不开时代,从时代的角度来看,优秀演员出演没那么高商业价值的电影,肯定是对中国电影事业的完善丰富,所以,将来我的电影如果卖不出高票房了,希望大家不要觉得惊讶,未来,我肯定会做很多尝试的。”

    “谢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