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巴别塔之犬——名人死亡篇-《世界未解之谜全知道》


    第(2/3)页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临危受命的约翰逊总统在委托特别委员会调查此事后,又宣布将调查结果封存起来,对外宣称要在2038年当与此事有关的人员全部谢世之后,才能公布事情的调查结果。这是为了保护什么人还是在遮掩内幕,人们不得而知。也许真要等到2038年,所有的谜团才能揭开。善良的人们宁愿相信这只是一起枪杀事件,而不是谋划已久的暗杀。可是,谁能保证得了呢?

    ■马丁·路德·金遇害之谜

    《我有一个梦想》,许多人都能背诵其中的一句或者几句,马丁·路德·金也因此被世人永远怀念。他死于枪杀,然而其中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在美国,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是“马丁·路德·金日”,以纪念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

    马丁·路德·金于1929年1月29日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一个牧师家庭。他于1955年从波士顿大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后,也成为一位牧师。1955年12月1日,在美国蒙哥马利市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个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裁缝因为拒绝为白人让座而遭到逮捕。马丁·路德·金随即号召黑人掀起罢乘运动,从此成为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广场的林肯纪念堂前举行了规模浩大的黑人集会,发表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当天,肯尼迪总统就邀请他到白宫做客。1964年,马丁·路德·金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1968年4月,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领导工人罢工,下榻洛林汽车旅馆。4日晚饭前,他站在二楼300号房间的阳台上,与人谈话。这时,在街对面的一幢公寓里,一个狙击手端着一架带有观测镜的汽步枪,向他射去。子弹从前面穿过他的脖子,在颚后爆炸,他随即倒地不起。下午7时5分,医生宣布由于子弹炸开了大动脉血管,切断了颈髓,马丁·路德·金溘然长辞,死时还不足40岁。

    马丁·路德·金遇刺刚一个小时,美国甚至全世界都已通过电视屏幕看到了警方和联邦调查局特工雷厉风行的调查工作。1968年6月8日,杀害金的凶手在英国伦敦被美国安全部门的人员逮捕。四天之后,他被引渡回美国。

    暗杀金的不是黑人,而是白人詹姆斯·厄尔·雷。他曾在密苏里州监狱服刑,1967年4月,即在孟菲斯凶杀案发生的前一年,越狱逃跑。雷在向金开枪后,由于感到忧虑和恐惧,化名为伊利克·加尔特,先逃往美国的马里兰,而后逃往英国。美国联邦调查局为了追捕他,先后投入3014名特工人员,累计行程50万英里,花费140万美元,这一次堪称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追捕逃犯的行动。1969年3月10日,詹姆斯·厄尔·雷作为自供杀人犯,被判监禁99年。

    虽然联邦调查局断然肯定詹姆斯·厄尔·雷就是真凶,但是,人们觉得事有蹊跷。这个曾在不值一提的盗窃案中落网的窃贼,从越狱逃跑到被捕的这一段时间里,怎么会如此巧妙地一再绕开警方和联邦调查局设置的重重罗网、耗费了联邦调查局的大量人力物力呢?这应该不是一人能力所为,应该有背后的力量支持。这种力量究竟是来自哪里呢?

    有人根据历史情况,怀疑谋杀案是联邦调查局所为。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曾经在公开场合大骂马丁·路德·金是个大骗子。在1967年6月,当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导人金与其他领导人在纽约州开会并宣布实施民权运动计划时,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就开始不断挑金的毛病,指责他企图“公开邀请”人们参加夏季将在某些城市兴起的暴力事件。马丁·路德·金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胡佛还给他送过恐吓信。胡佛对他的仇恨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有可能詹姆斯只是被利用,做了个替罪羊而已。雷被捕后,传言说他并不是单独行动的,而是与人合谋从事暗杀活动的。但美国总检察长拉姆塞不断发表评论,毫不重视这些传言。

    后来,迫于舆论压力,在金被害十年后,1978年,美国国会不得不对金被刺一案重新进行专门调查。调查于1978年结束,所得材料达数十万页,总结报告达800页。最终作出了金死于密谋的新结论,但却无法查明密谋的具体参加者。

    从各种事实和各种评论来看,詹姆斯·厄尔·雷暗杀马丁·路德·金究竟是孤立的行动,还是与其他人或机构共同谋划的,依然是个悬案,而且刺客雷一直未供认其动机。

    1986年1月,总统罗纳德·里根签署法令,规定每年一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为美国的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以纪念这位伟人,并且定为法定假日。金虽然离去了,但他永远活在所有热爱他和仇恨他的人心中。

    ■拉宾遇刺之谜

    1995年11月,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在参加一场集会时被一个反和平的极右青年刺杀。凶手被当场抓获,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然而,事实上案情没有那么简单……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曾经参加抗击法西斯的斗争,是以色列的一代英雄。他于1974年和1992年两次出任工党领袖和内阁总理。1994年,为表彰拉宾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所作的努力,诺贝尔奖委员会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崇尚和平的人,却因为和平而被刺身亡,成为历史的遗憾。

    1995年11月4日星期六,正值犹太教的安息日,也是以色列的法定假日。然而,这一天对拉宾来说却是一个灾难日。当天,拉宾参加了在特拉维夫举行的一个十万人的和平集会。晚上7时50分,拉宾演讲完毕,在众人的簇拥下健步走下主席台,准备乘车离开广场。当他走近轿车正要抬腿迈入车内时,人群中突然窜出一个犹太青年,掏出手枪从拉宾的背后连开数枪。拉宾随即身体前扑,倒在地上。在医院急诊室,大夫们尽一切努力挽救拉宾的生命。但他终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身亡,终年73岁。拉宾也成为以色列建国后第一位被国内反对势力暗杀的总理。拉宾死后,中东的和平进程也随之戛然而止。

    刺杀拉宾的凶手阿米尔被当场抓获,他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说是站在拉宾身后两米,向他背部连开了三枪。许多善良的人都以为,本案到此已大白于天下,可以“盖棺论定”了。然而,招供本身并不完全等于罪证,拉宾的遇刺并没有那么简单。和1963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遇刺一样,拉宾遇刺案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引起人们的很多猜测。

    事后的调查也让我们相信,这不只是一起简单的刺杀案件。奄奄一息的拉宾被急送到医院后,医生对他的伤势曾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当天的尸检报告上注明拉宾身上的致命子弹是从胸口进入,穿透心脏,又经背部,从第五根和第六根肋骨之间射出。也就是说,这致命的一枪,应该是有人用枪口直抵拉宾的胸口开枪射击的。以色列警方在提交给法庭的报告中也说:“死者体内留有大量火药粉,上衣有很长的缺口。由此可以断定,杀手是用枪口直抵拉宾的胸口开枪的。”

    然而,在场的人都看见阿米尔是从背后射杀拉宾的,而且还有一个叫凯普勒尔的业余摄影爱好者,用摄像机摄下了案发现场。而阿米尔的确是从拉宾的背后对拉宾连击了三枪,他根本没有在拉宾的前面开枪。况且,当时广场人山人海,阿米尔根本不可能接近拉宾,再说他也没有必要这样做。那么,逼近拉宾射击的究竟是谁呢?

    同时,据拉宾的保镖说,刚听到枪声,他就把总理压在身下。可是,遇刺现场并没有发现任何血迹。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不免让人疑窦丛生。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凶案发生的时候,凶手一边开枪,嘴里还一边喊着:“没事,这不是真子弹。”如此看来,在表面凶手阿米尔的背后可能还有一个真正凶手,而且,即使阿米尔开枪打中了拉宾,伤势也肯定不太重。因此,杀死拉宾肯定是另一个人所为。那么,这个神秘的杀手又是谁呢?他为什么能够如此近距离地行刺?

    拉宾死后,有报纸揭露说早在当年7月就有人向政府举报过阿米尔有刺杀总理的企图,但不知为何没有引起重视。这是故意放纵还是无意忽视呢?案发后还获悉,阿米尔曾先后五次企图刺杀拉宾,但由于种种原因,此前的计划全都泡了汤。

    更奇怪的是,拉宾的司机当天表现也十分反常。这位赛车手出身的职业保镖,居然用了20分钟才把总理送到医院。实际上,那段路开车五分钟就能到。他声称是一时迷了路。而在汽车到达医院时,连一个及时迎诊的医生都没有!于是,有人怀疑拉宾是在驱车去医院的路上被第二次暗杀。他们认为,阿米尔确实参与了暗杀拉宾,但他没有打中拉宾,真正的凶手躲在拉宾车子的后座。阿米尔的枪响后,保镖把拉宾推进车子,这个不知名的凶手开枪打死了拉宾。

    一系列不正常的事情让我们怀疑拉宾遇刺案的真相是什么。这位受人尊敬与爱戴的人去世已经十多年了,可谋杀他的真凶何日才能缉拿归案呢?整件事情已经笼上了重重迷雾,不知以后能不能彻底解开。

    ■普希金决斗的背后

    普希金为爱所困,最终死于一场决斗,遗憾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令许多人怀疑的是,他的死是一场政治阴谋。

    1799年,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出生在莫斯科一个贵族地主家庭。他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1837年2月,普希金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1828年12月,普希金在莫斯科一个舞蹈教师举办的家庭舞会上结识了“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塔丽娅·尼古拉耶芙娜·冈察罗娃。两人一见钟情,不久便正式宣布结为夫妻。当时,诗人正在沙俄政府外交部供职。他的夫人经常出入上流社会。1835年6月17日,普希金夫妇在偶然间遇到丹特士。随后,在沙皇的支持下,丹特士开始疯狂追求娜塔丽娅。一时间,娜塔丽娅与丹特士之间的流言在当时俄国上层社会流行开来。为了自己的妻子,也为了自己的荣誉,普希金最终选择以决斗的方式来了结同丹特士之间的恩怨。

    1837年1月27日下午4时,普希金在一家甜食店里喝完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杯咖啡,在朋友丹扎斯的陪同下,走出店门,乘上雪橇来到小黑河畔。这一天,天空布满阴霾。在凛冽的寒风中,普希金与丹特士选择以中世纪式的决斗来了结他们之间的恩怨。在丹扎斯的公证下,丹特士获得首先开枪的权利。死一般的静穆下,一声清脆的枪声响起,曾经胜过一次决斗的普希金这次没有那么幸运,腹部中弹。两天后,“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从此陨落,年仅38岁。

    普希金死后,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定凶手就是丹特士。人们在怀念普希金的《诗人之死》中写道:“一个法国纨绔子弟,用罪恶的手,扼杀了美、自由和诗。整个俄罗斯在哭泣,全体俄罗斯人愤怒了:交出丹特士!还我普希金!”

    但是,谋杀普希金的凶手难道仅仅是丹特士一个人吗?有关专家通过对大量史料的详尽探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二世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历史学家捷尔斯基·费科克斯·埃德蒙多维奇花了整整20年时间,查阅了沙皇时期留下的大量秘密档案资料,认定普希金与丹特士男爵决斗是沙皇尼古拉一世杀人的阴谋。因为普希金写了大量的诗歌和小说,有相当一部分揭露了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专制统治,鼓励人们去追求自由、民主和光明,使沙皇尼古拉一世非常不满。1827年1月27日,普希金受到莫斯科警察总监波里斯·安得罗·戈拉维夫的审讯和指控,沙皇尼古拉准备将他流放到西伯利亚弗兰格尔岛。后来,丹特士想方设法接触普希金的妻子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塔丽娅·尼古拉耶芙娜·冈察罗娃,希望得到娜塔丽娅的爱情。这些都是沙皇尼古拉一世策划的。法国贵族后裔丹特士男爵通过决斗,因而杀害了普希金。

    也有人说,当时在位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也为诗人妻子的美丽姿色所倾倒。为了让冈察罗娃能够经常参加宫廷晚会,沙皇特地在1834年底任命普希金为“宫廷近侍”,陪伴沙皇的左右。普希金表面上不敢违抗指令,但心中为此事感到屈辱不平。尼古拉一世也对普希金越来越感到不满,专门委派心腹暗中监视他的言行举动。

    为了谋害普希金,沙皇就利用丹特士这件事在彼得堡上流社会大肆造谣中伤,散布小道传闻,并且授意布置了丹特士与诗人之间的血腥决斗。当诗人普希金在决斗中不幸遇害之后,悼念追忆诗人成就的各种文章在报刊上发表,一时成为声讨沙皇黑暗暴政的战斗檄文。面对群众的抗议浪潮,沙皇尼古拉一世做贼心虚,担心诗人的葬礼会引起更大的事端,便秘密派人趁夜色掩护把诗人的灵柩悄悄从准备举行葬礼的教堂中运走,送到远处一座偏僻的圣山修道院里草草埋葬了。

    虽然事实的真相还有待研究,但参与杀害普希金的直接凶手和幕后谋划者必被人们永远唾弃,因为他们杀害了一个举世无双的文坛巨匠。

    ■屠格涅夫死亡之谜

    屠格涅夫的死无疑是文坛的巨大损失,他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作品。那么,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是患病而死,还是另有其因呢?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他创作了《罗亭》、《父与子》等著名小说,被誉为俄国文坛“三巨头”之一。

    屠格涅夫出身于贵族家庭,彼得堡大学毕业后到德国留学,研究黑格尔哲学,早年醉心于浪漫主义诗歌。随着俄国农奴制危机的加深,他在别林斯基的思想影响下,发表了反农奴制的《猎人笔记》,走上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他曾担任《现代人》的撰稿人,但他始终是一个温和的贵族自由主义者,拥护沙皇政府的农奴制改革。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他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产生分歧,后来离开俄国前往西欧。从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时间在西欧度过。自70年代起,屠格涅夫定居巴黎,和流寓西欧的民粹主义者往来,并时常资助他们,把他们看做一种能迫使政府实现渐进性政治改革的力量。

    1883年9月3日下午2时,屠格涅夫在法国巴黎的布尔日瓦尔逝世。在离开人世之前,他也没能回到他的祖国。不久,遵照他生前的遗愿,其遗体从法国运回彼得堡,葬在沃尔科夫墓地别林斯基的墓旁。屠格涅夫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流海外的流亡生涯。

    屠格涅夫生前曾向他的一位朋友说过:“等到我们归天,你将看到人们如何对待我们。”事实证明了他的自信不是出于狂妄,他的葬礼像普希金的葬礼一样轰动了彼得堡,其盛况是继普希金之后人们所未见过的。成千上万的人护送他的灵柩去墓地;俄国所有监狱里的政治犯敬献了一个花圈,安放在他的灵柩上;生前对他有敌意的人们在他逝世后终于向他的遗体表示了无限的敬意。这一切的敬意,都是人们对他文学成就的褒奖,他可以含笑九泉了。

    屠格涅夫的死无疑是文坛的巨大损失,俄罗斯文学和欧洲文学从此也少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那么,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是患病而死,还是另有其因?如果是因病而死,那患的又是什么病呢?长期以来,人们对此争论不休。

    有的学者认为,屠格涅夫的死和他长期以来不同寻常的爱情生活有关。人们一直不解,相貌出众的美男子屠格涅夫为什么会对奇丑无比的法国著名歌唱家维亚尔杜夫人一往情深。维亚尔杜夫人长得相当难看,双眼鼓起,面部线条粗犷,驼背。但似乎这种丑陋又带着极大的吸引力。一位比利时画家曾说:“她奇丑无比,但要是我再见到她的话,我会爱上她的。”1843年11月,法国著名歌唱家维亚尔杜夫人随意大利歌剧团到彼得堡演出,开始和屠格涅夫认识,后来成为终生密友。屠格涅夫多次出国和侨居国外都同维亚尔杜夫人有关,她给他的创作留下深刻的痕迹。

    虽然深深爱着维亚尔杜夫人,但屠格涅夫并没有明确地表达爱意,而是一路追随着她。无论维亚尔杜夫人到哪里演出,屠格涅夫都会尽可能地跟去。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后,屠格涅夫甚至同维亚尔杜一家迁居巴黎,直到逝世。他一生的最后十年就是在杜埃街48号维亚尔杜夫妇的楼上度过的。然而,这毕竟是一种心绪纷乱的幸福。屠格涅夫终日为生在“另一个男人的安乐窝边”而痛苦。尽管有好几次结婚的机会,但他都放弃了。屠格涅夫一生都陷在这种欲罢不能、欲行又止的境地中,这种似爱非爱的特殊关系,长期折磨着他。也有好几次,屠格涅夫曾想摆脱维亚尔杜夫人对自己的影响,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就这样,心灵的苦痛和无情的病魔折磨着他,伴随着病情的加重,屠格涅夫终于衰竭而死。

    也有人认为屠格涅夫患的是心绞痛病,后来病情加重而死。从1882年起,屠格涅夫即抱病在身。第二年,大夫给他做了手术,切除了一个囊肿。当时,法国的著名医生夏尔科曾为他看病数年,经长期观察、诊断,认为他患的是心绞痛病。医生给他用了敷剂、氯醛和氯仿,但他还是剧痛难忍,不能入眠。时间一长,即不治而亡。

    然而,一些研究屠格涅夫生平和创作生涯的学者、专家都认为,他实际上是患脊椎癌死的。苏联学者鲍戈斯洛夫斯基在《屠格涅夫》一书中,明确指出:“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死于脊椎癌。”屠格涅夫生前曾感到背部剧烈疼痛,在他死后,法医作了详尽的尸体解剖,发现他的三节椎骨受损。

    也许屠格涅夫真的死于脊椎癌,也许是幻想的爱情加重了他的病情。无论怎样,屠格涅夫给我们留下的作品是宝贵的,他让一代又一代人记住了他的名字,爱上了他的作品。

    ■柴可夫斯基死亡之谜

    一次音乐会后,柴可夫斯基在一家餐厅喝了一杯水,几天后便突然暴亡。难道柴可夫斯基所喝的水里真的带有霍乱病菌?

    1893年10月28日,在彼得堡的爱乐厅,《第六交响曲》(又名《悲怆》)由俄国大音乐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亲自指挥首演,取得巨大的成功。然而,仅仅几天后的11月6日凌晨,这位俄国著名音乐大师却突然死亡。他的死因更是给人们留下一个不解的谜。

    在柴可夫斯基死后的第12天,也就是1893年11月18日,他创作的《第六交响曲》第二次公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乐曲自始至终的悲剧气氛,给人们留下了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然而,也正是由于作品流露出的这种悲哀痛苦的情绪,使得人们更加关注柴可夫斯基的死因,好像悲怆的《第六交响》成了柴可夫斯基“自杀”的“预言”。

    柴可夫斯基死后,官方宣布了他的死因。在彼得堡爱乐厅指挥《第六交响曲》之后,柴可夫斯基在其弟马德斯特和其他家人的陪同下,走进涅瓦大街一家名为莱涅拉的时髦餐厅。当时,柴可夫斯基有点口干,于是向餐厅要了一杯水解渴。第二天,他便患上急病。医生认为,柴可夫斯基所喝的水里带有霍乱病菌,使得柴可夫斯基因此感染霍乱。几天后(1893年11月6日),柴可夫斯基便与世长辞。

    但是,100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对这种官方说法抱有很大的怀疑,喝水感染霍乱的奇怪说法无法令人信服。柴可夫斯基多年来身受肠胃病之苦,严格遵守饮食规定,对于食物的卫生尤其重视。因此,当医生的警语和医疗指南在所有的报纸上大加倡导之时,一杯生水和传染病的故事,看起来实在有点不合情理。

    后来,有人发现一份所谓柴可夫斯基写的“秘密标题”的草稿,上面写着:“这部交响乐的计划的最终本质是生活。第一部分——全是冲动的热情、信心和渴望活动,必须短(终曲:死亡——崩溃的结果);第二部分——爱;第三部分——失望;第四部分——以死亡为终结(也要短)。”于是,人们以此为据,证明柴可夫斯基死于“自杀”。然而,《第六交响曲》却绝不是作者为自己“自杀”所写的“挽歌”。这是因为,1893年这一年,是作者获得极高荣誉的一年。此时,他的声望在俄国如日中天,并获得世界各国音乐界的肯定。而且有亚历山大三世的大力庇护,可谓前途无量。况且在柴可夫斯基的书信和日记中,没有沉重危机和极度忧伤的只字片语,人们怎么也找不出他自杀的理由。

    一些学者认为,柴可夫斯基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杀。但是,这都只限于猜测。声名显赫的柴可夫斯基是否真是自杀,至今仍然还是一个谜。

    在真相没有水落石出之前,围绕柴可夫斯基死因的争论必然很多。然而,无论音乐家的真正死因为何,柴可夫斯基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他在音乐爱好者心中的价值,永远是崇高和珍贵的。他的音乐美化人类的感情,点缀凡俗的生活,留给世间心灵的火花和美丽的宴飨。

    ■凡·高自杀之谜

    凡·高的一生饱尝坎坷和孤独,他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死后,他的画却被视为珍品。难道他是因为怀才不遇而自杀身亡?

    文森特·凡·高是伟大的荷兰画家、后印象派大师,也是一代富有传奇色彩的艺术家。然而,这么一位欧洲最杰出的艺术家、画坛巨匠生前却默默无闻,他一生坎坷,穷困潦倒,饱尝寂寞和孤独。凡·高生前卖出的作品只有《红色葡萄园》一幅,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仅为当时的400法郎而已。100年以后,他的画成了举世珍宝。他像夸父一样追逐着太阳,最后在烈焰中燃烧……

    1890年7月27日,凡·高借口去打鸟,从他人那里借到一支左轮手枪,走向奥维尔小镇外的一片麦田。面对着灿烂的阳光,用那只拿惯了画笔的手,对着自己的腹部扣动了扳机。四小时后,他苏醒了。他带着满身的血迹摇摇晃晃地回到住处。在生命垂危的时刻,他偶然看见店老板13岁的女儿阿德琳娜·雷沃克斯站在阳台上,样子楚楚动人。凡·高忍着剧痛,为她画了一幅肖像。2000年,在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凡·高的那幅绝笔画《阿德琳娜·雷沃克斯肖像》,以1375万美元的高价成交。

    凡·高苦熬了两天,痛楚难忍。临终前,他不断吸烟,和弟弟提奥谈论着艺术。他对提奥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苦难永不会终结。”1890年7月29日,凡·高去世,嘴里还叼着点燃的烟斗,时年37岁。这位为艺术奋斗了一生的杰出画家,在他的作品即将得到公认时,悲惨地离开了人世。而他自杀的这一声枪响更是响彻古今,直到今天,还在震撼着人类的心灵。

    凡·高短暂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他四处颠沛流离,干过几种职业,历经世道的不平和生活的艰辛。作为艺术家,他酷爱绘画,而且他天分极高,创造力很强。他从事绘画仅仅才七年,就创作了1700多件作品,其中900幅素描,800多幅油画。可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他所代表的艺术风格还没有被世人认识和理解,作品没有销路。因此,在他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以至于他的生活都不得不依靠弟弟的不断资助来维持。这些无情的现实,都极大地撞击着他本来已经脆弱的神经,使他完全被击倒了。所以,他才采取自杀的方式逃离这个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快乐和温暖的世界。

    近年来,随着对凡·高所代表的现代印象派绘画艺术理解和欣赏的人越来越多,对他的生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人们不约而同地把关注的目光对准这位艺术家的死。凡·高为什么用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人生?有一点似乎很明显,是他的精神失去了控制,是一种失常情况下的非理智行为。凡·高生前患有精神病,曾在精神病院里住了一段时间。1890年5月16日,他告别了圣·雷米的精神病院,途经巴黎去看望弟弟提奥。据提奥的妻子回忆:“我原以为会看到一位病人,但站在我面前的却是健康的脸上浮现着微笑的神态坚定、体格强壮、肩膀宽阔的男子……他已经完全好了。”然而,就是这位疾病“已经完全好了”的凡·高,却在两个多月后开枪自杀了。

    也许是那一声枪响让人们开始关注凡·高,开始认同他的画作,可他永远不能再为人们画画了。

    ■一代文豪高尔基去世之谜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闪电之间,在怒吼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高尔基《海燕》

    中国人民对高尔基并不陌生,他的这篇《海燕》还入选中国学生的语文课本,文中所表达的抗击暴风雨的精神感染了无数中国人。这种“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抗争精神也正是高尔基文学作品中最核心的思想,他也因此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是20世纪的一代大文豪。

    1936年6月18日,苏联政府宣布高尔基逝世,全国人民陷入悲痛之中。其实,早在高尔基病危时,苏联政府就每天向全国人民发布病情公告。高尔基年轻时即患有肺结核病,以后时好时坏。到了晚年,肺结核病已十分严重,他的肺只有三分之一还有机能,同时患有老年性心脏病。斯大林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但未能挽救高尔基的生命。最终这位社会主义文学的巨匠和奠基人,终于永远地搁下了他手中紧握的武器。

    然而,就在全国人民还沉浸在失去高尔基这位文学巨匠的悲痛之中时,苏联政府却突然宣布高尔基是被无产阶级的敌人谋杀而死。1938年3月,苏联政府在莫斯科对“右派和托洛茨基派反苏维埃联盟”进行公开审判,其中就包括审判谋害高尔基一案。作为被告的原共产国际执行委员、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布哈林供认:“联盟的联合中心内属于托洛茨基一派的那些人建议组织一次反对高尔基的敌对行动,因为他是斯大林政策的支持者。”布哈林解释说,不排除要从肉体上消灭高尔基的可能性。原内务人民委员雅戈达供认了谋杀高尔基的动机。他说,高尔基一直是斯大林路线的热情支持者和拥护者。托派要推翻斯大林政权,不能忽视高尔基在国内外的威望。高尔基既然不能脱离斯大林,“联盟”只好干掉他。

    雅戈达供称,托洛茨基在1934年7月即指示“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从肉体上消灭高尔基”,并委托他具体执行。雅戈达网罗了高尔基的秘书克留奇科夫、家庭医生列文、著名医学教授普列特涅夫等实施谋杀计划。雅戈达指示他们,要让被禁止喝酒的高尔基尽量多喝酒,要让高尔基经常伤风感冒。

    1934年5月2日,高尔基患了肺炎。克留奇科夫伙同列文、普列特涅夫先让高尔基喝了香槟酒,然后给他服泻药,使高尔基一病不起,从而加速了他的死亡。

    站在被告席上的19名被告因为被指控犯有推翻苏维埃的重大罪行,除普列特涅夫被判处25年徒刑外,其余18人均被宣告处以死刑。

    然而,许多学者却认为这次宣判又是一次“逼打成招”的结果。有传言说,布哈林在被捕后曾遭受酷刑拷问,但他拒绝认罪。内务部的审讯人员恫吓他说,如果他拒不认罪,他妻子和儿子的生命将受到威胁;反之,如果他协助党把问题弄清楚,他的家属可不受株连,他本人也可从宽处理。布哈林终于屈服了,于是供认了种种犯罪事实。

    而原内务人民委员雅戈达的证词更是几经变动,他先是说他谋害高尔基是属于情杀,因为他与高尔基妻子的关系暖昧,最后在受公开审判时,他又说谋害高尔基是政治目的。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猜测:雅戈达是否屈打成招?

    然而,随着这些所谓的“谋杀者”的死去,这件谋杀案就成为一桩悬案,成为一个谜团。

    随着历史学家对高尔基之死的深入研究,更多的人开始认可一种新的观点:是斯大林谋杀了高尔基。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1921年夏天,高尔基因病复发出国就医,甚至在列宁死后也不愿回到苏联,因为他打心底里不信任列宁的这位继承人——斯大林。直到1928年,高尔基才在苏联人民日益高涨的呼声中回国,而制造这些人民呼声的幕后主使正是斯大林。

    然而,高尔基回国后,就完全陷入斯大林的监视控制之中。高尔基渐渐被与世隔绝了。但是,作家敏锐的目光通过普通老百姓的脸透视了这个国家所发生的一切,他渴望自由地呼吸,然而四周都是高墙。高尔基在精神苦闷时,常常自言自语:“他们包围了我,封锁了我,我简直要烦死了。”斯大林几次派人企图说服高尔基为他写传记,高尔基却总是礼貌地谢绝。

    面对这样一个极具政治影响力的人物,斯大林的想法和许多最高统治者一样:既然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为他人所用。于是痛下杀手。

    然而,时至今日,也没有人能找出高尔基之死的真正原因。

    ■毕加索是纵欲而亡吗

    在人类美术史上,毕加索的艺术成就无与伦比。和凡·高等艺术家生前潦倒死后辉煌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然而,在这位艺术巨匠死后,人们不仅盛赞其卓越的艺术贡献,也对他的死因充满好奇:毕加索是纵欲而亡的吗?

    毕加索是20世纪绘画史上拥有极高声誉的画家。他的作品既继承传统艺术,又具有独创性,成为世界性的艺术瑰宝。这位具有无穷创造力的人,有着鲜明的个性。他的作品中表现出生命的活力和20世纪人类不息的探索精神,具有世界性的意义。

    1881年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1973年4月8日,他静静地离去了,走完了92岁的漫长生涯。1973年4月10日,他被葬于佛文纳菊别墅花园里。然而,对于毕加索的死因,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猜测:毕加索是纵欲而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呢?毕加索到底是不是纵欲而亡的呢?多年来,无数专家学者都想要解开这个谜团。

    大多数人认为,鉴于毕加索生前有着太多的风流韵事,毕加索完全有可能因纵欲而丧生。

    1988年6月,希腊女记者阿里亚娜·斯特拉辛奥波洛斯·赫因汤历经五年研究,在美国出版了一部毕加索的新传《毕加索,创造者和破坏者》,书中披露了这位艺术大师一些鲜为人知的轶事。在她的笔下,毕加索是一个粗暴专横、自私自利、不负责任、幸灾乐祸、诡计多端的人。书中曾提到毕加索与一名年轻的茨冈人搞同性恋,后来,这位茨冈人离开了他,他发誓要报复。阿里亚娜还写道,毕加索在巴黎大街上与一名17岁的少女玛丽·特里萨·沃尔特相遇,并对她说:“我是毕加索,您和我在一起会成为名人的。”在他与妻子奥尔加科拉瓦一起度假时,他也把玛丽安排到附近。白天,他让玛丽当模特儿;一到晚上,他就找借口溜出去与玛丽幽会。自此以后,毕加索就开始纵欲,成了一个可怕的男人。后来,毕加索又抛弃了玛丽。据阿里亚娜透露,该书中的许多素材都是由毕加索的前妻弗兰科斯·吉洛特·加龙省提供的,她是毕加索1943至1953年的生活伴侣。于是,很多人认为,长时期的纵欲是毕加索死亡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在《住宅与庭院》杂志上,艺术史学家和传记作家约翰·查理森也曾披露:在1915至1916年间,毕加索曾与一位名叫加布里埃尔·德佩尔·莱斯皮纳斯的巴黎妇女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罗曼史。查理森说,最令人惊奇的是毕加索曾在一张纸上写道:“我已请求善良的上帝允许我向你——莱斯皮纳斯求婚。”毕加索在这之前从未表现出对结婚感兴趣,尽管他后来有过两个妻子和许多情妇。

    在艺术创作上,毕加索一生中从无数个女人身上得到过灵感。毕加索的创作热情、创作工作是在与最后一位妻子雅克琳结婚之后才又焕发了青春的活力,这位西班牙女子为晚年的毕加索营造了一个温馨宁静的世界。如果没有雅克琳的存在,没有从她那里得到灵感,毕加索的最后十年就不会那样充实。从毕加索最后十年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结婚带来的生活的安谧以及从比自己年轻40岁的妻子那儿得到的激励与迫近的死神之影的相互交错。

    但也有人认为,毕加索是抑郁而死。据一些学者、专家的考证,在毕加索生命的最后一年,毕加索钟爱的雅克琳“神经不正常”,“安眠药服多了,简直像半个病人”。这使毕加索感到无限痛心,不能不影响到他的生活和创作热情。另外,晚年的毕加索处于创作力衰退的时期,从毕加索最后几年的创作实际来看,更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两个原因对毕加索的打击是很大的,可能他就是在这种氛围下抑郁而死的。

    由于毕加索个性古怪,举动神秘莫测,对许多事避而不谈,人们无法知道他的生活真相。毕加索死后,又缺少详细的死亡报告,这就难免会引起后人的猜测和争议。自然死亡也好,纵欲而亡也罢,毕加索都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

    ■马雅可夫斯基为什么开枪自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