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喜迎新春-《天启:大明难救,续命吧》


    第(2/3)页

    大家祭祖,给长辈祝寿,全家一起做扁食(就是现在的饺子)。

    大街上,可以说是万家空巷,无论男女老幼,在节日期间都是带着金箔纸折成的飞蛾、蝴蝶的饰物插在头上,取名叫做戴“闹嚷嚷”。大的是巴掌大小,穷人是买不起的,所以他们带的只有铜钱大小。

    新年的喜庆冲气淡了一切的愁苦,朱由校此时也是十分的开心,决定要与民同乐。过年的时候,明朝皇帝就经常会开放部分皇家园林(其结果是园林在春节时经常发生火灾,但这打消不了百姓的热情),允许臣民进入游玩,朱由校也是如此。

    朱由校抬着头,看着烟花,一颗颗在天空中爆开。这才有些年味么,他心里想着。

    不得不说明代,烟花爆竹水平已经很高。用泥包的叫砂锅,用纸包的叫花筒。能飞上天的叫起火,飞上天后发出小声的叫三级浪地上旋转的叫地老鼠。穷人家基本上就是买几个摔炮听个响,而富贵人家咋会请专门的匠人制造各色烟花,通宵燃放,一次就是数百两的银子。

    朱由校带着张嫣与弟弟朱由检一起放着鞭炮,玩的像孩子一样开心。

    大街上各地的制灯工匠和商人云集把自己的产品拿到东安城外迤北大街售卖,各色花灯应有尽有十分漂亮。人们可以说是摩肩接踵,男女兼有,热闹非凡。京城的妇女会结伴夜游。由于一人持着点燃的香走在前面,其余妇女走在后面,名为走百病祈祷着新的一年无灾无咎。

    这几天里,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通通是通宵不闭,任由百姓来往。士卒校尉,则是通宵巡逻,维持秩序。

    京成为首善之地,这里的百姓过年自然也是最快活的。

    辽东的情况就与此大不一样,虽然经过了大半年的修养,辽东已然恢复了许多。山东移民也开始逐渐适应了这个新家,但时间还不足以将伤口抹平,不过大家依然在庆祝着,庆祝着自己的劫后余生,庆祝着生活正在变好。

    大家杀猪宰羊,用一直以来都不舍得吃的肥肉与酒水犒劳着自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