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警察故事全面上映(三)-《华娱之笑洒全世界》


    第(2/3)页

    这些醒目的评分,让华纳的工作人员精神一振,如果影片观众口碑爆棚,那意味着很可能会大卖,直接参与这个项目的人,都会有一笔丰厚的奖金。

    出口这边还在回收和统计问卷,另一边,大量的影评人和媒体记者,已经走进了附近一家酒店的宴会厅,剧组的几位主演去了楼上的房间接受记者采访,彭毅诚则在罗宾·格兰德的陪同下,游走在宴会厅中的影评人之间。

    有了几位顶尖影评人的加入,这可以说是电影界顶尖影评人的聚会了。

    说白了,这无非就是一场公关派对,《警察故事》是一部典型的商业制作,无论是彭毅诚还是华纳,都不会蠢到在这种暑期档爆米花影片上征求影评人的意见,更不会傻乎乎的问影评人对影片未来市场和票房的看法。

    谁都知道,职业影评人是脱离大众市场的存在,在不受公关影响的情况下,为了凸显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口味,影评人这个群体向来是大众喜欢什么,他们就反对什么,大众不喜欢看到的,却纷纷赞美支持。

    在他们眼中,大众娱乐的一定是低俗的,独特的才是高雅的。

    这也是蓝星上的喜剧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

    哪怕是好莱坞最愚蠢的电影公司,也不会找一群完全脱离大众电影市场,又与主流观众口味根本不一致的人去预估暑期档影片的市场前景。

    如果一部暑期档影片真按照影评人的预计和建议去做,在票房和商业上只有扑街一条路。

    这一点,彭毅诚很清楚,底蕴深厚的华纳也很清楚,找影评人就是放嘴炮和搞鼓动宣传的,提建议和预估市场,那需要高度专业化的职业素养,影评人显然不具备这样的素质。

    最能彰显影评人影响力的,还是颁奖季直冲学院派的各种奖项而去的影片。

    “彭导演……”

    当彭毅诚走到一个微微秃顶,又带着眼镜的中年人身边时,对方主动伸出了手,彭毅诚连忙握了一下,显露着最恰当的笑容,“叫我彭毅诚就好了。”

    “那好,彭毅诚。你也可以叫我肯尼斯。”

    同样是土生土长的洛杉矶人和犹太裔,肯尼斯·德罗巴斯特对彭毅诚的观感显然还可以,说出的话也算中肯,“影片的叙事细节和逻辑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过我从中看到了你的进步,比起上一部影片,你在镜头语言、色彩运用和情感冲突以及其他几个环节的处理上面,有明显的提高。”

    “谢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