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030 一更-《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


    第(1/3)页

    宋书玉到底要老练很多,知道越解释她们只会越来劲儿,所以她压根儿就不理会她们的调侃,拿起衣服笑眯眯地介绍道:“阿姨,这件衣服是……”

    正主不搭理,说的人也没趣。

    很快大家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了衣服上,纷纷挑选自己喜欢的款式,询问价格。

    到了中午,带来的衣服就卖得差不多了,只剩一些别人挑剩的款式和尺码,聚集在车子旁边的家属们也散得差不多了。

    宋书玉招呼大家把剩下的货打包好:“大家辛苦了,今天咱们去国营饭店吃饭。”

    一听说有好吃的,所有人都高兴起来,手脚麻利地收拾好。

    不过他们去得晚,国营饭店已经没什么菜了,宋书玉就拜托师傅给他们每人下了一碗面条。

    吃过饭,她将钱交给了蒋正奇他们:“你们先回去,我跟谢铮要去买自行车。”

    蒋正奇冲谢铮挤了挤眼睛,接过包,笑呵呵地说:“好,宋厂长,那我们就先回去了。”

    一行人重新坐着拖拉机回去了。

    宋书玉跟谢铮则去了百货大楼。

    本来说好买自行车的,可买了自行车后,谢铮就有些控制不住手,看什么都想买。他身上虽然没有票,但百货大楼也有一部分东西是不要票的,就是价格比较贵。

    见状,宋书玉赶紧拦住他:“你买口红干什么?”

    谢铮看向她的嘴唇。

    宋书玉一把把他给拖了回来:“我不要,要涂了这个出门,全村人都要盯着我。”

    现在还是讲艰苦朴素的时候,哪怕挺喜欢各种化妆品护肤品,宋书玉也觉得自己还是不要打扮得太出格的好。

    “你可以在家里偷偷涂,二姐就在家涂的。”谢铮给她出主意。

    就为了偶尔在家里偷偷涂两次口红,就要花一两块钱?有这个钱吃两斤肉不好吗?真应该让她妈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败家子。

    宋书玉拽着谢铮往外走:“不要,以后再买,时间不早了,咱们赶紧回去吧。”

    “那给奶奶买点鸡蛋糕吧?”谢铮把头望向副食品柜台。

    见他似乎是不花点钱就不自在,宋书玉只好由着他去,反正吃的买回去总不会浪费。

    结果谢铮一口气买了两斤鸡蛋糕,两斤不要票的糖果和两斤饼干,一口气花了他半个月的工资,要不是宋书玉拦着,他还想买。

    “回去你敢不敢告诉奶奶和我妈这些东西的价格?”宋书玉这下再也不敢放谢铮脱离她的视线了。要是任这个败家子在百货大楼里逛一圈,估计他这几个月的工资都要搭进去。

    谢铮也知道刘桂芝婆媳的性格,小声说:“你不说,我不说,她们不会知道的。书玉,你尝尝这个饼干,添加了奶油,特别香。”

    宋书玉咬了一口,确实特别香,有一股浓郁的奶香味,难怪要卖一两块钱一斤,比肉都贵不少呢。

    “好吃吧?”谢铮笑眯眯地看着她。

    宋书玉递给他一个:“好吃是好吃,但太贵了,偶尔尝一下还行,咱们家现在还没到吃这些高级副食品自由的地步。”

    “我们家”,谢铮在后面品着这几个字,感觉嘴里的饼干更香了。

    因为买东西耽误了不少时间,两人出了百货大楼就赶紧骑着崭新的自行车回家。

    这时候,又发生了分歧,谢铮非要载宋书玉。

    宋书玉觉得他力气不如自己大,还是自己来比较好,但谢铮说什么都不答应,最后只好由他去了。

    自行车的速度要慢很多,轮胎小,颠簸也没那么厉害,比坐拖拉机舒服了许多,宋书玉望着金黄的原野和山丘,一边吹着徐徐秋风,一边想着厂子里下一步的计划。

    今天之后,销售们肯定会往县城发力,再加上鲁斌几个编外人员,服装厂今年的业绩应该不错。

    如果明年还想扩大规模,那就得增加机器设备,招聘更多的职工。这些都不是问题,但原料能不能持续稳定的供应是重中之重。

    如果明年他们做大了,能不能向上面申请分配到一部分资源呢?

    他们现在的布料太单一了,主要是棉布,其他的,诸如羊毛、化工纤维、麻布等等,几乎完全没有,所以有些款式不错的衣服都不能做。

    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得解决原材料的供应问题,棉花要更多,同时布料的种类也要往多元化发展才行。

    这事短期内,宋书玉是没办法的,只能看公社那边给不给力了。

    杨书记没有让宋书玉失望。

    他让小梁收集好资料后就开始写工作总结,然后汇报到县里。

    他们红旗公社今年不但创造了几十个工作岗位,让更多的社员致富,而且还带动了社员种植棉花的积极性。

    因为超过收购量的部分都卖给了红云大队服装厂,钱也按照工分分给了社员们,多的能分两三块,少得也能分个几毛钱。要是一家子人丁多的,可以分小十元。

    此外,乡下家家户户都在屋前屋后,田埂,山坡上种了棉花,这也让大部分家庭增收好几元。可以说,只要勤快肯干,一年多挣个十块八块不是问题。这对普通农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最重要的是,这些增收并没有影响粮食生产。今年他们公社交的粮跟去年差不多,社员们分到手的粮食也跟去年相差无几。

    在不减产影响社员们口粮的情况下,还能实现整体社员的增收,可以说是个相当了不起的成绩。

    县里对红旗公社的这种模式非常感兴趣,特意向杨书记了解了详细情况。

    等年底召开全县总结大会时,领导们在台上特意表扬了红旗公社,并鼓励各公社创新增收,提高社员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杨书记是既高兴又担忧。

    高兴的是他们红旗公社也出了名了,担忧的是,要是其他的公社都一一效仿,他们的服装厂势必会受影响。

    但很快他就发现,他想多了。

    其他公社可没有一个宋书玉,想复制红旗公社的经验都不可能。

    首先便是启动资金的问题,现在县里也很穷,根本不可能拨款给公社,只能靠大家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想法子解决。可公社更穷,哪个公社都拿不出万儿八千办厂。

    这第一步就被拦住了,更别提后面的设备问题,人员招聘组织问题了。

    即便能找银行解决自己短缺的问题,但后续能不能将事情办好也是个问号,要是做不好,亏了本,经营不下去,谁来负这个责任?

    他们这种社队企业可不像国营场子,有上面兜底。弄得不好,只怕公社干部都要挨批,甚至是头上的帽子不保。

    基于种种考量,最后竟然没有一个公社站出来说要办企业。不少公社都一句话,这要回去跟公社里商量商量再说。

    没有达到语气效果,领导们很失望。

    杨书记则高高兴兴地捧着“先进公社”的锦旗回去,挂在公社大门口上,然后让小梁将宋书玉这个大功臣请了过来。

    宋书玉一到,杨书记就热情地给她倒茶,并将在县里开会的事说了。

    “小宋,领导很看好你们服装厂,好好干,争取明年将咱们的厂子打造成百人大厂。”
    第(1/3)页